創作背景
(1)什麼是「不正確的性觀念」?
學校的性教育是每個人接受正確性觀念以及指導的重要一部分,不過學校的性教育往往是不完善的,亦或是雖然在學校接受了較完善的性教育,但社會上的風氣仍然無法接受太多關於性的資訊。
除了學校教育,更重要的是家長對於孩童的性觀念。
多數家長是不會教導「性」,也有家長因長久以來保守的風氣下,認為學校教育的「性課程」過於暴露。
人們除了在學校吸收性資訊,也在網上吸取性資訊:黃書、A片等等,靠著個人小範圍的去搜索關於性的資訊,以至於每個人對於性的理解參差不齊,而每個人都會覺得自己的性觀念是完整正確的,殊不知獲得的資訊有絕大部分是不真實或是錯誤的。

除了家庭最早帶給孩童較傳統的性觀念,以及在學校中不完善的性教育,社會上的負面新聞也會影響對異性的恐懼,例如新聞上的性侵害或是性騷擾,都是使人恐慌的因素。

「性」變得扭曲不正確,覺得「性」不需要去學習,覺得「性」難以啟齒,小孩不該聽,應該要等到大一點。
因此不教育下一代,就成了最初的弊端,這個弊端是指老舊思維的傳承。因此當問題點需要打破時,會異常艱辛,畢竟傳統思考方式已經是一堵過於龐大水泥牆。

一代代不正確的觀念傳了下來,加上亞洲性教育仍然處於「保守」狀態。
已經壓抑過多人的「性慾望」,許許多多的妄想原先被強烈壓制住,在青春期的時候突然被釋放,造成原先對於性的價值觀受到攻擊與扭曲,使在青春期時異性之間因為彼此不瞭解,或是接受到不正確資訊而相互恐懼,覺得異性骯髒、情色,或是對異性產生許多「性妄想」,但並不知道此妄想何來,因此恐懼。


(2)何為「性妄想」?
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 弗洛伊德:「女孩在悔恨與羞恥之中轉變為大人。」
「沒有一個女孩不想扮演成為好女孩;也沒有一個好女孩不將自己放縱於可怕的性妄想與性慾念之中。」

「性妄想」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自己「能意識到的」(外向型)
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 弗洛伊德:「許多少女,還不到婚姻年齡,就夢想著自己是一個成熟男人的玩物,想著淫蕩、秘密的場景。」

第二種是自己「意識不到的」(內向型)
性妄想在潛意識中形成,理性無法戰勝,身心異常反應已經形成。

可以說「異性恐懼症」的來源是「性妄想」。
而異性恐懼症的妄想,是自己意識不到,突然出現在腦中的「性妄想」。
女性患有異性恐懼症之比例較男性多。且根據研究調查顯示,此病症爆發在14歲~17歲的青春期。這個年齡層害怕有關性的妄想,害怕這類妄想會影響自己的前途和命運。因此極度壓抑、全力抵制自己成熟的性本能,就是這年齡層沉重的精神負擔。
過激的性妄想、性恐懼造成對異性接觸的特別敏感,就是所謂「異性恐懼症」。

這些患有「異性恐懼症」的人,只敢把對異性的性妄想埋沒在心理,因患者認為只有自己有這種想法,並覺得這些想法是非常骯髒不堪的。如會幻想課堂上的異性老師對自己有好感,亦或是覺得異性接近自己都是別有所圖,甚至想著與自己交談的異性崇拜自己,腦中有著無數與此異性纏綿的畫面。

患者認為自己是病態的,因此膽怯去面對自己的想法,將性妄想「壓抑」在腦中。一個人有了壓抑,會阻止其厭惡的資訊流入意識中,比如禁止自己再去思考任何與異性有關的想法,阻止自己繼續妄想下去,不過這種妄想並不是輕易就會被抹滅的,它們會以潛意識的方式隱藏在患者的「陰影」(潛意識)之中。
因此過度壓抑是造成恐懼症的主因。
如果說異性恐懼症的來源是性妄想,那他的催化劑便是「壓抑」。


(3)性妄想與性幻想之差異—性妄想等於性幻想嗎?
性幻想—性幻想是人類常見的性現象,俗稱意淫。
每一個心智健全的人都會有這樣那樣的性幻想。只不過在出現頻率、長短、內容、性質以及對待它的態度等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而已。性幻想的翔實生動程度與以往性經歷、想像力和所接受的媒體信息量成正比關係。

性妄想—或是稱之為情愛妄想症。
病人會以為自己正和某人戀愛,或另一個人深愛著自己。這類型在女性中較為常見,但是在法院案件中則是男性較常見。幻想中的戀人通常是地位較高,甚至只是一個「魅影」,在現實中根本並不存在。病人常認定對方先愛上了自己,但實際上兩個人只有很少甚至完全沒有真正接觸。

對於「異性恐懼症」之患者,說有「性妄想」之因素較為貼切。


(4)何為社交恐懼症?
在說明此次主軸「異性恐懼症」前,要先瞭解何為「社交恐懼症」:
社交恐懼症是恐懼精神病的一種,主要形成原因是焦虑、抑鬱、恐懼、強迫、疑病症狀,這些症狀可以單獨存在,但大多是混合存在,尤其是焦慮症狀。

社交恐懼症不僅是心理問題,而是由心理與生理兩因素共同導致。
患有社交恐懼症的同時,患者常帶隨其它類型的精神疾病,比如最多的有抑鬱症、人格障礙或不典型的分裂症等。
不過,大多數社交恐懼症患者到門診就醫時,已經患有此病達數年至十數年之久,會就診原因是恐懼已嚴重干擾到生活。

因此多數人選擇自己去做調適,並不是說他們的社交恐懼症已經痊癒,主要是他們在長期壓抑的情況下,已經從心理上適應並接受了它。


(5)與「異性恐懼症」有相關的恐懼症
社交恐懼症中,「異性恐懼症」是由於在青春期對於性的「壓抑」而漸漸形成的恐懼。
在社交恐懼症中,還有其中三種恐懼症能與異性恐懼症做關聯,分別是:「赤面恐懼症」、「視線恐懼症」、「表情恐懼症」。
簡單來說,「赤面恐懼症」又稱作臉紅恐懼症,顧名思義是容易臉紅,對異性更甚,跟患者的敏感心理有關。此患者的心裡會有兩的不同的自我在抗爭,一個懦弱缺乏自信,一個則強迫自己做改變,所以常感到對生活的厭煩,因此也兼具了強迫症。

「視線恐懼症」直接解釋便是「眼睛害怕看人」。患者初期的恐懼對象為年輕異性,嚴重者甚至連同性都不敢對眼,個別病人也會害怕兒童老人等等。常突然發病,主要特點是害怕被人注視,一旦發現別人注意自己就不自然,不敢與人對視,甚至覺得無地自容,因而不願社交。

「表情恐懼症」因為內心的性格或過於敏感導致的心理和行為障礙,為擔心自己的面部表情不自然、擔心自己的不自然的表情影響到別人、不知道使用什麼樣的表情、認為是臉部表情損害了人際關係、擔心自己的面部表情會引起別人的反感。

雖不是因這三種病症而引發異性恐懼症,但可看作異性恐懼症的深度內容,可知道患有異性恐懼症的人都會患有其中的一、兩樣恐懼症。


(6)為什麼會有異性恐懼症?
| 早期原因
在童年期,如果受到父母粗暴的虐待,或者父母婚姻不和,經常爭鬥,子女就會逐漸形成錯誤的異性觀和對異性的恐懼心理。有些父母從小向孩子灌輸男女授受不親的思想,使孩子將正常的異性交往也視為不好的行為,從而形成異性交往恐懼症。

| 成長原因
青春期是異性意識發展和形成的時期。由於第二性徵的發育,性激素的分泌,產生對異性的愛慕和希望與異性交往慾望。
在兒童期曾接受過錯誤異性觀教育的青少年,到了青春期如能順利地開展與異性的交往,那麼大部分人的異性恐懼感會慢慢消失。但若是青春期失去了異性交往實踐,青年期就會產生對異性的陌生感、恐懼感甚至罪惡感。

| 個體原因
凡有下面兩種性格的人容易產生異性恐懼:一種是怯懦與自卑,表現為膽小、懦弱、自卑、孤僻、害羞、沉默寡言、不愛交往和缺少知己;另一種是疑慮和刻板,表現為多思多慮、極為敏感、遇事優柔寡斷、清規戒律多以及過於克己。
這兩種性格類型都是妨礙人際交往的不良品質,在上述幾種因素作用下,就會產生對異性的恐懼感。

| 自我強迫
患者看到異性之後就會強迫自己不去看他而引起心理的鬥爭,或者是強迫自己產生一些古怪的想法,之後患者會拚命想要控制,但卻更難控制住。
其次,異性交往恐懼症是一種心理倒錯,患者恐懼的並不是外在的性對象,而是心理的性妄想,對於患有異性交往恐懼症的患者來說,一定要擺脫掉在異性面前害羞和不敢開口的狀態,並要要多進行與異性相處的訓練,這樣才能夠起到治療的效果。


(7)「異性恐懼症」對個人/社會的影響為何?
簡單的敘述異性恐懼症:是指患者在潛意識裡有與異性接近的強烈慾望,另一方面也因此有著嚴重的焦慮情緒,因此會開始對自己下達遠離異性的命令。於是表現出在異性面前感到異常的緊張和恐懼的症狀,有的甚至出現對異性的性妄想等。
「神經症的原因無疑是心理的。它引起機體失調和生理障礙。想像的事實與真正的事實是一樣的事實,心理的干擾比流行性傳染病和地震更危險,一種致命的邪惡駐留在自己身上 ; 某種神經症除想像之外沒有其它東西。」

對於個人,不僅會影響到社交生活,自己無法與異性相處,如太過嚴重,在公共場合有異性出現便會懼怕,或是無法活動於有任何異性的地方,以致於無法自理自己的生活狀態。
看似很簡短的影響,卻是社會上的隱患,因多數患有異性恐懼症的人「不知自己患有異性恐懼症」。可能只會疑惑為何自己無法正常與異性做交流,甚至走不出恐懼及自卑心理,使對異性的看法扭曲。

部分患有異性恐懼症的人,在脫離青春期時,此症狀會慢慢消失。但仍有此病症的人只會愈來愈嚴重,好比是關在壓抑恐懼的圈圈裡,不停的壓抑,使心靈受扭曲,對於兩性的觀念早已不正常,加上恐懼症、強迫症,而自我保護過度、極度自卑則有可能發生社會事件,如性侵、施暴、殺人,抑或是在婚姻上有挫折,如性障礙。

對於我來說「性」是人們最基本、最需要去完全接受、理解的一個概念。牽一髮而動全身,最基本的價值觀被扭曲了,那堆疊上去的人格,必定在不確切的時間點崩塌。
對於價值觀扭曲,使得這些患者有過於常人的自我保護型態,此稱為「過敏性牽連」,對害怕的場面或人或對外部事物產生異常過敏的反應。患者的討厭、排斥、無奈等,從而加強其回避的理由:由於我不好,所以人家厭惡我,與其讓人厭惡,不如主動離開人群,何必自找沒趣呢?從而以這種投射心理使自己取得病態中的平衡。嚴格說來已把人的正常心理引上斜路,因為它脫離了現實。

我認為「性」觀念並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型態,並不會只有你受影響,只有你自己會患有異性恐懼症。這是會影響他人的,比如將恐懼教導下一代,這就會成為一個「惡性循環」。


(8)「異性恐懼症」是成為同性戀的原因嗎?
我個人的看法,是認為同性戀並不能說是「成為」,因為我認為若有「變成」、「成為」 去形容同性戀者,那麼就是將同性戀定義為後天因環境而生成的性頃向。那麼若將同性戀定義為一個後天問題,那異性戀是否也同樣會面臨這樣的疑問呢?
雖然目前的學術資料或科學證據都無法很確切地證明人類的性頃向是否為百分之百天生,但絕大部分的學術仍偏向於生理因素,即先天因素。雖說無法確切證明性頃向是天生的,但也不等於說是後天生成。
在這創作的最前面我已經我創作中所表示的「心理性別」定義說明白,即你所認為的你無關外表的真實性別。而異性恐懼症造成的狀況雖說會使你恐懼異性,但不代表你會因此「後天的因素」而使你「變成同性戀」。
創作動機
我自身也有異性恐懼症。
在國高中時期,我並不知道為何如此恐懼男性,甚至時常覺得厭惡噁心。
直到我周圍極少有異性朋友,且發覺其他人可以「正常的」與異性做交流,我才驚覺我的反常。
一開始非常的厭惡自己,覺得自己的社交有很大的問題,並愈來愈少跟異性做交流,處於非常被動的心理狀態,直到有次無意的上網做查詢,才得知這個病症,但資料及少,那時的我活的很自卑,只因我認為「我跟其他人不同」。

這次的個人創作我原先是想做「性侵」,但這個議題太過沈重及龐大,並不是我這個「外人」能拿來作文章的,而我的創作本意不變,仍是想要讓人透過我的創作,來正視「性」之議題以及「性教育」之問題。
所以我在尋找這兩項主軸都能串連的主題時,發現—「有許多女性為了防止自己被性侵,而讓自己懼怕男性。」
這讓我想到我青春期時及其厭惡男性靠近我的這件事,引發我的好奇去網路上搜索,因此查到了異性恐懼症。

原先我以為這就是「懼怕異性」的一種症狀,並沒有將這個詞彙想的很複雜,但當我去查閱相關期刊以及論文時,才知道這是社交恐懼症的其中一個病症,且並不是「突然」就出現的恐懼症,此牽連至兒童時期的性教育,甚至在小時候或是任何一個時期的性創傷都會是一個影響因素。

查到這些資料的我開始反思我的兒童時期,也開始回憶我接受過的性教育如何,種種串起來我認為「家庭的性教育」對我來說是引響最深的(原因因人而異)。

得知了這些因素,我開始往更深入的源頭去探索,因此本次我的個人創作將會結合心理學學術以及哲學概念。

以「異性恐懼症」為主軸,深入早期兒童性教育帶出的問題以及兒童對於性的觀念及想法,對於兒童心理,最原本的探索便是「性」,可以說「性」的發源是成為人的根本,因此此創作便會深入「性」以帶出人的潛意識恐懼,再帶出社交恐懼症之一的異性恐懼症。且創作的形式會為「診斷至治療」,讓人們自己解析自己的恐懼,也讓人們知曉此病症去幫助患者。

或許你/妳在看完我的企劃以及創作後,會發現自己在青春期的時候有了相同的症狀。
創作目的
使大眾先對異性恐懼症做初步認知,並知曉構成元素為何,此為了解。
再從了解到診斷。

而診斷的部分會分為 有/無 自我認知:
認知自己 有/有過 異性恐懼症者,可以從「診斷」這部分與自己的內心做切合,思考這是何種因素堆疊雃成的病症,造成這恐懼症的因素並不骯髒,也並不是只有你會有此想法與換上此病 ; 無異性恐懼症者可以從中知道自己是否 有/有過,只是自己沒有自覺,或是知道了患病的因素或患有的症狀去預防或是幫助其他患有異性恐懼症的人,幫助他們走出對異性的恐懼。

最後就是治療,雖說要自己走出恐懼症有點難度,但只要自我療癒,自己與自己做溝通、做心理調適,再隨著時間去治療,也能慢慢好轉。
將大眾分為兩種型態:(1)無/有過 異性恐懼症者、(2)有異性恐懼症者
將創作分為三個部分:(1)診斷、(2)了解、(3)治療

希望讓大眾了解「異性恐懼症」的成因,以及是何因素併發此症狀,並與性教育有何關聯,此病症會影響到什麼?
雖說主要的治療過程是需要自己調適心理狀態,但是寓言插畫不可能百分之百的解決大家的心理疾病,不過是可以明瞭的,可以讓患者有一絲的頭緒,並循著那條思考方式慢慢走出。希望在閱讀的你能在此企劃及創作中找到感興趣的學說論證。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