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鑑寓言故事本
以「圖鑑寓言故事本」做創作的呈現。
圖鑑是為了要使我所設計的怪物特徵以及所代表的含義,以簡單明瞭的方式傳達給讀者,因每隻怪物的概念都有包含異性恐懼症的形成原因。

所以圖鑑的方式去說明不僅可以將怪物的概念傳達出去,也可以在分解怪物器官時,對此怪物的組成更有完整性。

寓言故事是為了帶領讀者進入異性恐懼症的階段性,並解讓讀者知曉異性恐懼症的患者的想法,也是將我的創造出的假想世界,希望患有異性恐懼症的人能在看完之後了解自己的病症與解決方法。
創作形式與理念
(1)主題設計理念
主題:潛行
理念:「潛行」是很簡單的詞彙,但卻貫串我整個創作。
「潛行」字面上的意義是在深海中探索。在心理學裡,潛意識通常也都會比喻成海水。

而我自己認為海除了可以簡單明瞭的帶入人在潛意識中形成的恐懼,也可以將創作中各種引發異性恐懼症的因素擬人化成成海底生物。
法國哲學家—傅柯:「水質是一種晦暗,無序狀態,一種流動的混沌,是一切事物的發展和歸宿,是與明快和成熟的精神相對立。」
創作與海洋相關的世界與設計海底生物,也有部分是我的私心。
我常覺得人類其實也都生活在水中,在現世的水,溺在現實的生活,雖說海洋之大,但我們總只是暢遊在其中一方,幻想著世界之大。


我認為「人生於海、源於海,也死於海」。
或許此句話過於抽象,不過這是從荷蘭著名鬼才畫家希羅尼穆斯.博斯—《愚人船》的著名諷刺畫作中所獲的的靈感。
博斯他的畫作充滿想像以及幻想,我認為是荒唐和怪異的象徵主義代表。

「我覺得希羅尼穆斯‧博斯最精彩的畫作就是其畫中以惡魔、半人半獸甚至是機械的形象來表現人的醜惡及恐懼。他的圖畫複雜,原創性、想像力,並大量使用各式 的圖畫的象徵與符號,超現實的手法連今天21世紀時代也望塵莫及。」—取自網路。

在《愚人船》中,人就像是一艘小船,在船上愚昧的生活著,任由在汪洋中漂流。
我將此含義放置在創作中:人都是小小的扁舟,而人們倘佯的大海是巨大的潛意識之流。你從海洋之中誕生,活在海裡,最後也歸於海。

再來,說到水與潛意識的關係,便會牽扯到瑞士心理學家—榮格以河流比喻力比多的流動:「力比多在某種程度上有自然的傾向,它就像水一樣,若他要流動,就勢必存在著斜度。」

力比多在心理學上代表一切身體器官的快感,包括性倒錯者和兒童的性生活。

精神分析學認為,力比多是一種本能,是一種力量,是人的心理現象發生的驅動力。在榮格作品中所表述的是指個體指向自身發展或個性化過程中的自由創造力,或稱之為心靈能量。

而「力比多」在所有心理現象皆可被視為能量的展現。

狹義上,力比多也指個體對從事性行為的衝動。在這個意義上,力比多的反義詞是死亡本能。當發現自己有過多的怪異想法、奇怪的態度、恐怖的信念,便知道是內心存在太多的力比多。

這便能再次回扣為何我以水以海洋做為主軸的概念,也可以串連異性恐懼症的成因,是因為「對異性不自覺的性妄想」多是由於自己在潛意識之中有著過多像水一樣的能量力比多在內心流轉,過多的力比多導致了體內能量的不平衡,因此使想法認知上產生了偏差。


(2)字體設計理念
理念:
這組字型是以海洋生物的柔軟為概念。想著是暢遊在海裡活生生的生物。
在組成的方面是以各種簡化過的軟體海洋動物,並以小怪物的方式做呈現。


(3)插畫繪製形式
海是一個溫柔卻又神秘的自然環境,在這種神秘的環境下,人們對於在其中的生物也就多了許多的想像。
因此我以海底生物作為插畫表達,可結合我的想像將較艱澀的心理學學術概念以及複雜的因素擬人化,用海底怪物的姿態去跟大眾做簡單且吸引人的表達。

| 海底生物設計發想—以六類海底生物的原型做應用以及設計發想
— 裸鰓類/ 腹足綱 / 軟體動物門
—櫛水母 (海胡桃) / 觸手綱 / 櫛水母動物門
—船蛸 / 頭足綱 / 軟體動物門
— 海龍 / 輻鰭魚綱 / 脊索動物門
—筐蛇尾 / 蛇尾綱 / 棘皮動物門
—羽毛星 / 海百合綱 / 棘皮動物門​​​​​​​
故事含義
此次寓言故事創作是塑造成夢與症狀的銜接者,將整個潛意識與異性恐懼症擬人化,並使大眾能在故事中創造出的世界裡,與「性」作銜接,也與主軸的異性恐懼症做呼應。

五篇寓言故事是一個異性恐懼症「階段性」的象徵表達。在寓言故事中以每座島去做延伸及串連。

我會以渡過海洋為另一個故事的轉淚點,這種安排手法是希望故事在進行每一項分支時,能有演變成異性恐懼症的過渡階段,才不會進到另一個主軸過為突兀,也可表達異性恐懼症並不是外界因素的影響便形成,主要還是自己的心理狀態。
島上的生態也可以說是人的潛意識呈現,島似有似無,像是虛幻,卻又無比的真實,我希望在故事進行的程序中寄託的是:當離開了一座島,相當於離開了這階段的環境和因素,回歸到了自我的思考。

在異性恐懼症中,我認為「惡性循環」是造成此病症最大的主因,就像不停的困於水中,如同被困於社會之中,順流而行毫無反抗的到了下一座島,行走過搏鬥與磨難,最後通過自我治療的方式,慢慢解決了此病症。

前面也有提到過,我本身也患有這種症狀。在以前,很多時候在恐懼心裡發生時,我希望這是一場夢,因為這個症狀讓我覺得不認識自己,覺得一見到異性想吐的這種思維過為不堪,所以逃避的想認為一切感覺都是一場夢境。

做夢的目的是調節心靈能量的流動。

我開始設想,若我的寓言故事,也是患者自己為了逃避現實而做的夢,那此夢便是做夢人的一隅,只要做完了夢,心靈得到了正向能量流動,便可以適時的走出異性恐懼症的困境。
圖鑒寓言故事創作形式
一篇寓言故事代表著一座島,一座島代表異性恐懼症的一個階段,島嶼旁的海域有海底怪物,代表著形成異性恐懼症的一個因素。
圖鑑會以一座島做一個循環
1.島嶼圖鑑
— 介紹島的地理形勢與島民風氣,和這座島是異性恐懼症的哪個階段,為什麼會有這個階段。
2.海洋怪物圖鑑
— 介紹此怪物的型態樣貌和特質,以及它身上的器官會造成什麼心理症狀或是如何影響患者。
3.寓言故事
— 呈現異性恐懼症會經過的每個階段。
4.故事插畫
— 在寓言故事中穿插畫作,畫作是以故事內容做創作,類似格林童話會挑選幾個片段去做插畫呈現。

希望以圖鑑的形式讓大眾可以清楚了解異性恐懼症的病症階段性,和影響患者的環境因素及心理因素。
以插畫的呈現讓故事更具有吸引力,不僅可以透過文字去表達,也可以用圖像去深植人心。
角色象徵設計
| 主角 | 海娜 
— 象徵患有異性恐懼症的人,由她的帶領進入異性恐懼症的各個階段。

| 希有 |
《山海經·中荒經》「上有大鳥,名曰希有,南向,張左翼覆東王公,右翼覆西王母;背上小處無羽,一萬九千里,西王母歲登翼上,會東王公也。」希有就是連接東西方世界的橋梁,也是西王母的座駕。在寓言故事中便是異性恐懼症患者與治療的橋樑。

| 曼海蒂 | 
可說是陪伴海娜走出異性恐懼症的人,也可說是海娜的陰影面(另一個人格)。因走出異性恐懼症除了他人的指引,也需要將自己的心態做調適。

五座島嶼分別為:節烈、白澤、訛妄、鳧乙、虹婗

| 節烈島 | 家庭教育‧禮教國家
| 以節烈代表著此島有著過於嚴格的禮教風氣,強制約束女子守節
取自 — 魯迅《我之節烈觀》:「節烈難麼?答道,很難。男子都知道極難,所以要表彰她。節烈苦麼?答道,很苦,男子都知道很苦,所以要表彰她。」
宋代中期至清代,統治階級極力倡導女子守節,貞潔成了一種信仰。且在清代時,修建「節孝祠」,矗立大牌坊,以表彰死去的貞婦烈女,且節烈事跡突出的,還會被寫入正史或地方史,造成成千上萬的婦女以身殉夫,或自願、或被迫,愈演愈烈。守寡以示貞烈,多數是思想受到麻痹後的自願,或是迫於環境、形勢、道德的迫害。表彰節烈,專指女子。

寓意 — 日下節烈 
— 魯迅《雜文集「坟」我之節烈觀》:「世道澆灕,人心日下,國將不國」,節烈女子是在只有自己不顧別人的民情,又是女應守節男子卻可多妻的社會,造出如此畸形道德。

此篇在影射的是我認為異性恐懼症的最源頭—性教育,也在反諷禮教制度國家卻使禮教吃人。
因為教育制度的不完善,與社會所給予的偏見,都會一點點的無形影響個人思考模式。而這已經偏道的價值觀,容易使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走入性妄想之中,加上社會風氣帶來的壓抑,使得患者不會主動的去尋求解決恐懼之道。


| 白澤島 | 本性本能‧妄想國度
| 以白澤祥獸代表著「性」是美好的,是人在世身而具來之尋常性情。
本篇在敘述異性恐懼症的性妄想與青春期的現象。
取自 — 白澤是上古時期傳說中的神獸。能說人語,通達天下萬物之情理。能夠通曉天下鬼神萬物狀貌,可使人逢凶化吉的吉祥之獸。《雲笈七籤》卷一百引《軒轅本紀》︰「黃帝得白澤神獸,能言,達于萬物之情。」、《古今小說·張古老種瓜娶文女》:「渾似狻猊生世上,恰如白澤下人間。」

寓意 — 初生白澤 
— 人最原始的本性,對慾望最真誠的流露。此島的人生活的真切,對於性的一切正常的面對。這島比喻意識到自己有慾望,並覺得慾望是美好的。
不過早期受教廷教育的影響,以至於無法面對自己的本性。比擬異性恐懼症患者在青春期「無意識的性妄想」、「不自覺的厭惡異性」。


| 訛妄島 | 壓抑生成‧錯誤性觀念
| 以「訛妄」來表示此島上對性對異性間的錯誤觀念以及荒謬心態。
主要敘述對於性妄想的壓抑以及異性的創傷。
取自 — 清陸以湉 《冷廬雜識·<文選>字句》:「 嘉慶間,場屋中式文字,習用《文選》字句,往往有訛妄不通者。」訛妄:錯誤荒謬。

寓意 — 抑於訛妄 
— 困於自我厭惡,無意識的在內心造成對於性的壓抑,灌輸自己性是骯髒、是不堪、是不入流、是淫亂,也催眠自己異性是危險的。


| 鳧乙島 | 異性恐懼症狀‧諷刺現代
| 以「鳧乙」來表達人們對性的眾說紛紜,自我對異性的看法愈來愈混沌。

在這種對於性知識參差不齊的地方,能在其中知道這個症狀是許多人都有的,並不是只有患者認為的「只有我是這樣」。
取自 —《南齊書·高逸傳·顧歡》: 「昔有鴻飛天首,積遠難亮。 越人以為鳧, 楚人以為乙,人自楚越 ,鴻常一耳。」以「鳧乙」並稱,比喻對事物認識不清,各執己見。

寓意 — 窺知鳧乙 
— 在此明顯對異性感到恐懼,明顯對於異性的不信任,探索自己對於異性的認知。
在亦正亦邪如同泥濘的地方擱淺,無法前進,愈陷愈深,在陷下的同時卻活的轟轟烈烈。此島嶼影射的是如今社會,正反兩派不斷的拉扯,眾多學家派系紛紜,人的思想愈來愈混沌,只求著能在亂象中求得屬於自己的一隅。


| 虹婗島 | 尋找根本‧認知治療
| 此島為最後的階段,治療。
以虹蜺表對性關係的讚嘆,對異性的接受,了解恐懼的過程,使自我走出異性恐懼症。
取自 — 宋玉 《高唐賦》:「仰視山巔,肅何千千。炫燿虹蜺,俯視崢嶸,窐寥窈冥,不見其底,虛聞鬆聲。」語句簡單解釋為:雲雨後山河更加宏偉壯麗,萬物勃勃生機。代表思想:此文以交媾至雨並促進豐收富足和強盛的觀念為影射,讚嘆性。
「夫婦過禮則虹氣盛。」意味夫婦間失去禮節制度。而虹蜺是在雨後出現,代表著男女交媾後會出現的象徵,而男女交媾進一步可解釋促進豐收、富足乃至、振興國家。

寓意 — 芊芊虹婗
 — 前面島嶼所敘述的都是異性恐懼症生成的過程,在白澤島是敘述異性恐懼症的性妄想與青春期的現象 ; 
在訛妄島主要是說壓抑以及創傷,而在鳧乙島是說這其實這個症狀是非常正常的,並不是只有患者認為的「只有我是這樣」。
其實大家多少少都有一點恐懼異性的心理,且許多人往往不知道這是一個「病症」,是需要「治療」的。這座島的用處便是走到此創作的最後—治療,告訴大家該以何種方式走出恐懼異性的心理。


海底怪物為:蝮蟲、蜮、橫公魚、擔生、腓腓

| 蝮蟲 |
位於節烈島與白澤島間的海域。
樣貌 —
 以蛇尾綱海洋生物為創作原型。
似水母,有觸角於頭部。體內有囊球,負責儲存性觀念。腹足有六,腹足上的纖毛有吸收及傳遞的功用。

寓意 — 
在海洋中亦正亦邪的存在。會自動吸收在周圍的性觀念,帶著這些資訊到處傳播給其他生物。
這些被牠觸碰到的生物,會被強制灌輸性知識。象徵被禮教束縛的性思想,纖毛是吸收周圍的性知識,囊袋是承裝纖毛吸收 之物,腕足代表禁錮和傳輸,會使囊袋的性觀念輸入進被禁錮的人體中。
蝮蟲一隻隻代表著禮教國家荒謬的性觀念,這些怪物在海域中尋找著落海之人,強硬的灌輸吸收到的性知識。
蝮蟲貌似不懂得對與錯,牠只是單純且開心的分享著獲得的知識,長相有點像植物的牠有點自卑,因此會將自卑的心理傳給被牠依附的生物。

取自 —《山海經·南山經》猨翼山、《南次二經》羽山、《南次三經》非山。
蝮虫的顏色像綬文。在《爾雅·釋魚》有「蝮虺博三寸首大如擘」的記載。屈原《離騷·大招》的招魂詞中,呼喚靈魂不要去炎火千里的南方,說那裡有蝮蛇等可怕的生物。


| 蜮 |
位於白澤島與訛妄島間的海域。
樣貌 —
 以裸鰓類海洋生物為創作原型。為軟體動物,色彩鮮豔,有觸角和背部突出的鰓羽用來探索氣味。
嘴附近皆為口器,負責吸收氣味,在背部有個交配的孔,嘴下有囊袋負責儲存香氣。

寓意 — 
平時攀附在淺海地區的石頭上,還未吸取女人香氣時的色澤是暗灰色的,這種顏色能讓牠們安全的群居在石頭之上。
當蜮探知到女香時,會整群的移動並攀附上散發女香的生物上。吸食完畢之後,會排洩出混濁的白色液體。
牠們用觸鬚吸收女香,吸收女香後身體會從不起眼的顏色愈發豔麗,把吸收到的女香存的到嘴下的囊袋。
蜮其實是照著自己的生理所需而生活,但訛妄島的人民不知為何異常懼怕這種生物,甚至將此種生物幻化成各種的妖魔
蜮代表著異性的侵犯,可能是騷擾可能是性侵,用來比喻異性的創傷。

取自 —《搜神記》漢光武中平:有物處於江水,其名曰「蜮,」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則身體筋急,頭痛,發熱。劇者至死。江人以術方抑之,則得沙石於肉中。詩所謂「為鬼,為蜮」則不可測也。今俗謂之「溪毒。」先儒以為男女同川而浴,淫女,為主亂氣所生也。


| 擔生 |
位於訛妄島與鳧乙島間的海域。
樣貌 —
 以海龍海洋生物為創作原型。
全身呈長形而略扁,表皮披有一層盔甲似骨質。頭部具管狀長嘴,有著深陷的雙眼。
頭上有著葉瓣狀的附肢,胸的兩側有羽枝。囊球則是分佈於羽枝與腰兩側的手上。
身上由細小麟片組成外殼,在尾部有七小尾做擺動前行。

寓意 — 
溫馴的海底生物,易接近人類,但因身軀龐大,又似龍非龍,使得人類膽怯鮮少靠近。
身體上的囊袋存著可令人類興奮的物質,因此鳧乙島上的人類會捕殺擔生,取膽囊做成興奮藥品。
鱗片也是獵殺原因之一,因擔生外層覆蓋骨質,鱗的骨質最為濃密,適合做槍械。擔生影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裸露的外在都是堅硬的,靠著外在虛偽的種種儲存興奮元素讓自己過得開心。
但隱藏在水底之下的尾巴是柔軟的,是在水中前行的主要。

取自 — 酈道元《水經注》,又稱神蟒,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大,可以掀起水患。《廣異記》:「昔有書生,路逢小蛇,因而收養。數月漸大,書生每自擔之,號曰『擔生』。其後不可擔負,放之范縣東大澤中。四十餘年,其蛇如覆舟,號為『神蟒』。
人往於澤中者,必被吞食。書生時以老邁,途經此澤畔,人謂曰:『中有大蛇食人,君宜無往。』時盛冬寒甚,書生謂冬月蛇藏,無此理,遂過大澤。行二十里餘,忽有蛇逐,書生尚識其形色,遙謂之曰:『爾非我擔生乎?』蛇便低頭,良久方去。回至范縣,縣令問其見蛇不死,以為異,繫之獄中,斷刑當死。書生私忿曰:『擔生,養汝反令我死,不亦劇哉!』其夜,蛇遂攻陷一縣為湖,獨獄不陷,書生獲免。」是一條會報恩救主的妖蛇。


| 橫公魚 |
位於鳧乙島與虹蜺島間的海域。
樣貌 —
 以櫛水母 (海胡桃)海洋生物為創作原型。其神經系統是有別於其他海底生物的全新神經系統。
身體呈卵圓形,有八隻相似眼睛的透明球體,會隨著進食的食物或者情緒變換顏色。成縱行的八尾是橫公魚在水底移動的部位。

寓意 —
 當橫公魚離開水面,原先似水母的的型態便會開始轉變,慢慢的變成人類的型態。
他們敬愛著大自然,是知識量最為豐富的一族。是一群相信著萬物眾生的生物,也喜愛幫助外來的人們解除本身的困惑。居住的虹蜺島本就是非常有仙氣的島國,或許他們也是受了這座的島的靈氣影響,才可變而為人生活在陸地之上。
在寓言故事之中是引導的角色,使異性恐懼症患者能依循治療走出恐懼之中。

取自 —《神異經·北方荒經》為中國古代的妖怪,生活在北方石湖,此湖一直結冰,僅在夏至左右五六十日期間解冰。橫公魚白天在水中,晚上會變成人。


| 腓腓 |
位於虹蜺島與節烈島間的海域。
樣貌 —
 以海百合綱海洋生物為創作原型。有著兩棲類濕滑的身體。有獨特的不封閉的腮結構,通常六根腮會平均分佈於頭的兩側。在背部有著每年生長一隻的腕足,不多於二十隻。
每隻腕足可以像樹枝般一再分岔,細分成許多細小的羽枝,每一支羽枝上有纖毛。腓腓的腕可以任意捲曲,也可以上下快速移動,在海上游動時常將這些腕足浮露出水面。

寓意 —
 兩棲的海洋怪物,活動於海邊偏僻的岩洞裡。較少出現在人類的世界裡,是傳說中的生物。
雖說是鮮少與人類親近,但其實靈性極高,無數的羽枝是憂愁煩惱的良藥。
對於腓腓的傳說有二:一是解憂良藥,只是待在牠們的身邊就能除去百憂 ; 二是禁忌的象徵,渾身散發惡臭,過於接近會喚醒深藏內心的恐懼。腓腓象徵著跳脫禮教束縛。

取自 —《山海經·卷五·中山經》:「又北四十里,曰霍山,其木多榖。有獸焉,其狀如狸,而白尾,有鬣,名曰腓腓,養之可以已憂。」人飼養它就可以消除憂愁。
Back to Top